•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这角度阐释能忍自安 从认知的角度阐释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

    时间:2019-01-03 03:21: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空间关系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运动状态等的能动认知的必然结果。当人们在识解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习惯于以一事物为参照点从而确定另一事物的空间方位。本文运用Levinson的空间参照理论及Talmy的图形背景理论探讨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Levinson 采用三分法来分析空间参照框架,是一个非凡的创举。他认为空间参照框架可分为:内在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绝对参照框架。此外,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空间关系时,总是把参照物视为背景,把目的物视为图形,并根据参照物来确定目的物的空间位置。
      关键词: 认知 空间关系 语言表达 参照框架 图形背景
      
      1.引言
      语言的空间认知研究起源于心理学的空间知觉研究。人们对客观事物空间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空间定向等。在空间定向时,人们通常采用各种客观参照物来判断具体的空间方位。
      20世纪2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图形和背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特定的知觉领域里,对象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有些对象轮廓分明,凸显出来形成能被明显感知的图形;而另一些对象则退居其次,成为背景。Talmy率先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他认为,知觉场可以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有高度结构、能引起知觉者的注意,而背景与图形相对、不易引起知觉者的注意。Langacker使用射体(trajectory)和界标(landmark)来表达与Talmy同样的含义。此外,对空间参照框架进行了二分法的还有Fillmore,Miller & Johnson-Laird等学者(齐振海,2007:104)。
      Levinson(1996)把空间表达的参照系分为内在参照系统、相对参照系统和绝对参照系统三类。内在参照系是通过参照物自身的方位特征表达空间位置;相对参照系用源于观察者身体坐标的方位角度表达空间位置:绝对参照系使用“东西南北”表达空间位置。Levinson(2003)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极大地推动了语言的空间认知研究的进程,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视野(马林,2005)。
      本文旨在运用Levinson的参照框架三分法及Talmy的图形背景理论对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进行认知的阐释。
      2.空间与空间关系
      “空间是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因为每个人都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觉到自身的空间方位”(Kryk-Kastovsky,1996:329-244)。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自然空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始终和边际,永恒地存在着。然而,社会空间是建立在人类对客观世界感知的基础之上,是人类主体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形式,具有超自然性。空间的价值在于它的社会性,它涉及人的能动参与,是人类在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的属性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的结果。
      人对空间的观察、认识和感知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人类的空间思维本质上是相对的(relative),而非绝对的(absolute)。当谈论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时,人们总是指该物体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当谈论一个物体在某一空间中移动时,人们是指该物体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林为民,2003:58-63)。可见,在谈论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存在时,都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其次,人类的空间思维从根本上讲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最后,人类的空间思维带有明显的人的属性(anthropomorphic)。空间坐标系(spatial coordinates)的建立是以人自身为参照,从而形成了“左右、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Levinson,2003:10-11)。
      Lakoff和Johnson指出空间关系概念是人类概念系统中的核心概念(Lakoff,1999)。空间关系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现或运动状态的能动认知的结果。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需要通过观察者来进行识解。但是,由于人的认识具有主观性,人们对空间关系的识解同样具有主观性。例如:
      (1)The church is near the house.
      (2)The house is near the church.
      (3)The house is on the right of the church.
      (4)The church is on the left of the house.
      以上四个例句表明,观察者对房子和教堂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识解具有主观性。
      3.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
      人们要用语言谈论空间和空间关系,就得使用空间标记词。这些空间标记并不是一个开放的类,而是一个封闭的类,因而空间标记属于语法范畴中的封闭词类(文旭,2004)。
      空间标记可以是简单的单语素形式,如英语中的介词in,on,at,over,above等,现代汉语的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也可以是复杂的多语素形式,例如英语中的in front of,in back of等,现代汉语中的单语素形式的空间标记前边加上“以”或“之”或后边加上“边”、“面”、“头”就构成了复杂的多语素形式的空间标记。空间标记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这种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空间标记所编码的空间关系的认知复杂性。简单的拓扑关系,如附着关系和包容关系,采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式;投影关系,即依靠一个物体来确定另一物体的空间位置,就有复杂的语言表达式。
      由于认知是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中间层次,语言成分要依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才有意义。经验主义的语义观认为,空间标记的语义结构是受认知机制、文化信仰等支配,而且,这些机制具有普遍性(文旭,2004)。例如,英语的in front of-in back of,above-below,汉语的“前后,上下”等,都有其经验基础和认知机制。前和后的对立是由于人的不对称性。而上和下的对立可归因于万有引力的不对称性。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看到的、描写的世界里,人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尺度。人类中心说的观点体现在人类语言的结构中:语言结构反映了人的生物结构、人的自然环境、人的运动方式,甚至人体的形状与特征。人类通常在以一种直立的姿势在地球表面生存和运动,这使我们获得了识别垂直维度的方式。垂直维度的方向,即“上下”的不同,是由我们对万有引力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也是由人体在垂直维度上的不对称性建立起来的。所以,垂直性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是空间维度里最显著的特征,垂直维度是基本的维度。然而,横向的前后维度并不是由万有引力引起的,而是由人的前后不对称性导致的。人有一前一后,人通常是向面朝前的方向运动,不对称的前后维度不像垂直维度那么显著,因而是从属的。
      如果我们把空间概念看成是一个连续固定的三维容器,看成这个关系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那么一个几何图形就会有以下九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左、右、附着。在这九个空间方位中,“里外”和“附着”方位属于拓扑性质的空间方位,即不管理想立方体发生什么变化,这些空间方位都是恒定不变的,即它们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其它六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属于投影性质的空间方位,这五个空间方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在表达拓扑性质的空间方位时,英语一般按维度把界标分为三类,并用不同的空间标记来表达空间方位关系(Leech,1969):
      维度0(点):at,to
      维度1/2(线/面):on
      维度2/3(域/体):in,into
      “面”和“域”都是二维的,但是“域”有周围的边界,而“面”没有。界标的维度并非恒定不变,具有主观性。其维度往往是由观察者主观赋予的。同一界标会因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维度的表达式。这种现象在同一语言中也有。例如:
      (5)Our plane refueled at Paris on it’s way to Rio.
      (6)This building is one of the tallest in Paris.
      在以上两例中,同是一个巴黎,例(5)把它视为一个“点”,而例(6)却视其为一个“域”,这是由不同的感知所致。
      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不足为奇,因为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心理,其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也不尽相同。正如霍克斯所说:“空间和时间事实上是一个连续统,没有固定的、不可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根据其自身的特殊结构趋划分时间和空间。”(Hawkes,1977:31)英语与汉语就有明显的区别:
      (7)I left it at home.
      (8)我把它放在家里了。
      在这里,英语把家看作“点”,而汉语却看作“域”或“体”。
      4.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
      与之前学者不同,Levinson采用了三分法对空间关系进行分类。他认为空间参照系可分为:内在参照系、相对参照系和绝对参照系。
      首先,内在参照系是从地标物体的“前(front)、后(back)、侧(side)、上(top)、下(bottom)”等固有特征的方位出发来观察图像。例如:
      (9)He’s in front of the house.(他站在房子的前面。)
      例(9)中的背景是房子,房子有门的一侧为前面,由此可以推测出房子的两侧和后面。通过这种内在的空间关系,句子中“他”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了。
      内在参照框架的基本特征为:内在空间关系是二元的,带有自变量图形和背景;起源点与参照物是同一个物体。如果找到该物体的前面,顺时针旋转90度就能得到物体的两个侧面,旋转180度就得到物体的后面。
      其次,相对参照框架是从观察者的视角出发,如“左、右、前、后”等来观察图像。例如:
      (10)He’s to the left of the house.(他站在房子的左面。)
      例(10)中观察者的位置决定了房子左面的位置。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协调系统是以观察者身体平面为基准来确定前后左右的位置。此外,观察者平面上的坐标可能映射到背景平面上,这种映射涉及180度转动和背景方位的确认。如下例所示:
      (11)The ball is in front of the tree.(球在树的前面。)
      图形(ball)存在于观察者与背景(tree)之间。通过把观察者平面上的坐标映射到背景的平面上,背景就有了前面,然后才能确定图形的位置。
      相对参照框架涉及观察者、图形和背景三个因素,构成三元空间关系。图形和背景可以是不同的物体;观察者一定要以自身为中心,起主导作用的协调系统永远是观察者的视点。
      最后,绝对参照框架是以太阳的位置和地球磁场所提供的固定方向为背景来观察图像的,如“东、南、西、北”等方位词。例如:
      (12)He’s north of the house.(他站在房子的北面。)
      可见,绝对参照框架表达的是一种二元空间关系,它要求人们始终保持固定的方位。图形和背景是自变量,协调体系基于固定方向,其起源点总是以背景为准从而确定体系的方位。
      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中,绝对参照框架与内在参照框架都表达了一个二元空间关系。但是,绝对参照空间可以确定一种非对称性的转换关系,而内在参照空间却不可以。绝对参照框架和内在参照框架比较容易解读;然而相对参照框架是包括观察者、图形和背景的三元空间关系,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断(齐振海,2007)。
      5.图形背景理论与空间关系语言表达
      Talmy从认知的角度对图形背景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图形和背景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具有未知的、需要确定的时空特征,而背景则具有可以标明图形的未知性的已知特征;图形的联想特征包括可动、较小、较简单、较晚进入场景或意识、受到较多关注、凸显性强、依赖性强等,而背景则具有较固定、较大、较复杂、较熟悉、受到较少关注、背景性强、独立性强等联想特征(Talmy,1978:625-649)。他还指出图形是有特定位的概念,背景则是实施定位的概念。这对概念可以充分解释某一移动或方位事件中两个相关物体的空间关系(Talmy,2000:311)。自然语言可以表达所有空间关系,Talmy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自然语言如何表达空间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在空间关系中,目的物可以被视为图形,参照物可以被视为背景。例如:
      (13)Lucy is in the room.
      (14)Tom is between Jack and Lisa.
      在(13)中,the room为背景,Lucy为图形,后者的空间位置以前者为参照而得以确定。由于介词in所具有的空间性质,此例说明后者处于in和the room所构成的有界空间域内。在例(14)中Jack和Lisa一起构成背景,Tom为图形,Tom的空间位置以Jack和Lisa为参照而得以确定的。根据between的空间性质,上例说明Tom在Jack和Lisa之间。
      空间移动关系是一种动态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为起点―路径―终点框架(Lackoff & Johnson,1999:32-34),说明的是某一目的物从起点开始,沿着或经过某一路径移动到终点的动态运动过程。例如:
      (15)The apple fell from the tree into the grass.
      在此例中,the apple为图形,从the apple在树上的位置到草丛为空间参照框架。此例描写了图形经过树冠到地面,落入草丛,经历了起点―路径―终点的移动过程。
      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时,总是要把符合背景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的事物视为参照物,把符合图形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的事物视为目的物,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例(16)―(19)中,a句是可以接受的表达式,而b句则不可接受。
      (16)a.The pen is on the table.
      *b.The table is under the pen.
      (17)a.The bike is near the house.
      *b.The house is near the bike.
      (18)a.There is a desert in Northern Africa.
      *b.There is Northern Africa in the desert.
      (19)a.The car ran into the garage.
      *b.The garage ran into the car.
      如果某一空间关系中的两个事物所具有的图形特征和背景特征相同,则二者可互为参照来确定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例如(20)中的a和b均为可以接受的表达式。
      (20)a.The notebook is on the textbook.
      b.The textbook is under the notebook.
      由此可见,空间关系中的两个事物,如果所具有的图形特征和背景特征明显不同,则具有图形特征的物体往往被识解为目的物,而具有背景特征的事物往往被识解为参照物;如果所具有的图形特征和背景特征相同,则均可被识解为目的物和参照物。在后一种情况下,图形和背景是相互转换的。
      6.结语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空间关系、空间参照框架和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并运用图形―背景关系理论对空间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了认知解释。空间关系并非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自然之物,而是人们能动识解的必然结果。Levinson的空间框架理论和Talmy得图形―背景关系理论对空间表达的认知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各类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中,目的物作为图形是说话人要确定其空间方位的对象,也是说话人注意的焦点;参照物作为背景是说话人用以确定目的物的空间方位的衬托。因此目的物具有未知性和凸显性,参照物具有已知性和确定性,说话人以参照物为衬托来突出强调目的物。
      
      参考文献:
      [1]Hawkes,T.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2]Kryk-Kastovsky,Barbara.The linguistic,cognitive and cultural variables of conceptualization of space[A].In Pütz,Martin and RenéDirven (eds.).The Construal of S pace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6.
      [3]Lakoff,George,and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4]Leech,G.N.Towards a Semantic Description of English[M].London:Longman,1969.
      [5]Levinson,S.C.Frame of reference and molyneux’s questions:Cross-linguistic evidence[C]//Bloom,P.,M.A.Peterson,L.Nadel & M.F.Garrett.Language and Space.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1996.
      [6]Levinson,S.C.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7]Talmy,Leonard,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In Joseph H.Greenberg,Charles A.Ferguson and Edith A.Moravcsik (eds.).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Vol.4:Syntax[C].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8]Talmy,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s.I & I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2000.
      [9]晋小涵,齐振海.论汉语“面”的空间隐喻[J].外语研究,2007,(4).
      [10]林为民.图说相对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11]马林,李洁红.空间参照框架:语言与认知研究的新理论[J].外语学刊,2005,(4).
      [12]文旭,匡芳涛.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2008级研究生)

    推荐访问:阐释 认知 语言表达 角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