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时间:2019-01-01 03:26: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旨在在结合认知语义学产生的学术环境大背景,通过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探讨认知语义学的形成动因、发展动力。发现当语义学发展陷入泥潭时,认知语言学以新颖独到的切入视角把人们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语义学上,当代语义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大脑,不仅仅作为一个自在的思考工具,而是概念的源泉、理智的源泉。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发展 影响
      
      1.认知语义学发展背景: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它
      
      对语义问题最初的思考是哲学层面上的,研究意义的定义、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内涵与外延、真值条件、逻辑分析、形式化、解释与模型、可能世界等。
      1897年法国学者Michael Breal发表“Essai de Semantique”(《语义学探索》)语义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宣告成立。语义研究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各学科中同时进行,各路学者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理论、运用不同方法来解释和研究语义(王寅,2005:9)。这就是现代语义学的第一时期,自1897年至20世纪60年代。也可算是语义学产生的大背景。
      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专注于对语言表层结构的描写。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分析哲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在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一些语义学者由历时性的研究转向共时性的研究,由研究一个词的语义变化转向研究词与词的语义关系(徐烈炯)。但结构主义的焦点仍是对语言结构的描写,而且受制于结构,对于语义问题未能给出一个充分的令人满意的答案。不仅如此,桎梏于结构主义,语义问题始终未得到语言学家应有的注意和重视。
      此间其它主流语言学派也纷纷表明了对语义的态度。如以Firth(弗斯)和其学生Halliday(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强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使用情景来研究语言、分析语义。形式语言学派的语义学家针对意义研究提出“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论”,它们均以外延论为基础,本质上是客观主义,在语义描写时避免受心理因素的干扰,并认为语义与任何种类的概念形成和认知处理过程无关。另外,后期的转换生成语法(TG)也开始重视语义研究。但在对其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对语义的认识和分析的方法不同而产生了解释语义学、生成语义学、格语法、齐夫(Chafe)语义理论及分解语义学。生成语法学派将语义学和句法学、音系学并列为生成语法学的三大分支。生成语法学的总目标是描写和解释人们的语法知识,其中语义学的目标则是描写和解释人们的语义知识。
      
      2.认知语义学的发展、主要理论框架及意义
      
      2.1发展及主要理论框架
      莱考夫(George Lakoff)作为认知语义学的主要倡导人,曾跟随乔姆斯基学习生成语言学。但莱考夫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语义。认知语言学的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始终未受到重视,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具有影响的理论框架提出后,认知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地位终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
      “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理解语言的产生、习得和使用的。它否认大脑中有存在自主的语言功能(autonomous linguistic faculty),并从概念化来理解语法,同时认为语言知识来自于语言使用。”
      (http://en.省略/wiki/Cognitive_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发韧之初并非始于某一单一的来源,也没有所谓的精神领袖,它是很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学者在提出、检验和整合某些来源于经验观察的、有跨语言和跨学科证据的核心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就语言和概念结构的依存关系达成某种共识,共同推动这一学科的成型和发展。”
      (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发展近30年综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认知语言学家纷纷在认知语言学这个范式(paradigm)下,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对这一学科作出贡献。主要的理论框架有:
      “Fillmore(1976;1982)的框架语义学理论(Frame Semantics)及其后来与其他人(Fillmore et al.,1988)一道发展而来的建构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Talmy(1978,1988)的意象图式(Imaging Schemata)理论、Lakoff & Johnson(1980)的认知隐喻理论、Lakoff(1987)的认知借代理论和理想认知模型、Langacker(1987;1990;1991)的认知语法理论、Fauconnier(1985)的心理空间理论及后来和Mark Turner(2002)一道发展起来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以及由Jeff Elman(1989)和Brian MacWhinney(1988)发展而来的语言处理联结模式(connectionist models),该模式的研究焦点在于运用联结网络来研究模块学习(modeling learning),特别是语言习得。语言是认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知反映文化、心理、交际和功能因素的互动,且语言和认知的关系只能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概念化和心理处理(mental processing)语境中得到理解。”
      (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发展30年综述)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Lakoff和Langacker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波兰、比利时、德国学者研究认知语言学时大多参考了这两位的理论观点。
      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在Lakoff看来,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隐喻存在于思想中。Lakoff认为,隐喻是我们借由我们已有的领域来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George Lakoff,2004:Lecture Seven)。隐喻有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之分。基本隐喻相对简单,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因此隐喻是体验性的(embodied)。复杂隐喻是由多个基本隐喻组合构成,建立在基本隐喻的基础之上。Lakoff列举的几个基本隐喻如“Love is a journey.”;“More is up,less is down.”;“Affection is warmth.”;“States are locations.”等。隐喻的习得先是基本隐喻在孩童时代概念层面的习得,然后隐喻进入语言,变为语言层面的习得。这些基本隐喻互相结合,也就形成了隐喻的文化差异。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在他的《认知语法基础》中得以详细阐述。认知语法认为人的语言由语义单位、音系单位及符号单位组成。语言结构是由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发展出来的。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是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认知语言学家致力于建立语言结构与视觉感知等各类认知活动之间的类比关系。Langacker的学生Adele Goldberg后来发展出construction grammar(构式语法)。同样跟基于短语结构范畴的主流语法学派采取了不同的语言学基本主张,把语言结构看作是音义直接结合的符号单位,而不把句法结构和语音形式分开作为语言中的两大模块来处理(比如生成语法中的做法)。
      在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框架成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认知语言学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对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宽度,Geeraerts(1995:111-112)作了如下总结:
      因为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内嵌于人类所有认知能力当中的,认知语言学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包括: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点(比如典型性[prototypicality]、系统性多义词[systematic polysemy]、认知模型、心理意象和隐喻);语言组织的功能原则(比如象似性和自然性);句法和语义的概念界面(认知语法和构建语法的研究论题);语言使用的经验和语用背景;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关主义(relativism)和概念普遍性。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框架。Croft(2001)提出了“激进构建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它是对发展心理学家Tomasello(1999)提出的、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动词岛假设”(verb island hypothesis)的支持和应用。该理论认为,句法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我们所知道的句法其实是语言构建体(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的语义结构的次现象(epiphenomenon)。”
      (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发展近30年综述)
      2.2意义
      认知语言学家们均认为意义是语言的中心,也应成为研究的核心。认知语言学(认知语义学)是一个完全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伴随着兴起,它逐渐以其新颖独到的切入视角把人们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语义学上。当代语义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不折不扣的语言学界的灰姑娘。
      关于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王寅在《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一书中还有过系统的比较,认知语言学的创新及意义可见一般。
      另外,不同于传统语义学的“语句义是由词义组合而成”的观点,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是简单的词义组合,而是相互作用,激活相关认知域、知识框架,通过整合(Integration)而获得意义的。
      
      3.认知语义学的不足
      
      3.1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基础受到质疑
      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基础是体验性。试图从神经语言学上得到证实。
      但神经语言学涉及信息科学、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的连同理论、语符学,是一种语言学理论,但同时又是一种神经生理理论、认识理论、语符理论。要想为万千语言现象一一找到神经层面的依据绝非易事,这一理论基础还有待夯实。这也是未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3.2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受到质疑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体验性的学科,但是其研究方法往往是内省,是非体验性的,往往引来诸多争议。
      “内省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早在100多年前就因其非经验根源(non-empirical root)而在科学界失宠,认知科学兴起之后,它成为该学科的主要方法而重新得宠。但是,“内省”的非经验根源注定将使得认知科学的方法论遭遇尴尬的理论悖论:一门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科学学科,其方法论却是非经验根源的。内省的非经验根源在于:这一理论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推理来获取最佳的解释。在认知语言学中,“内省”是通过假定的、观察不到的心理机制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
      (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发展近30年综述)
      另外,认知语言学不同于其它客观主义学派,主观性是它的亮点,同时也难以避免过于主观,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王寅在《语义学理论与语言教学》中也谈及此:
      “强调语义出自身体经验,这是正确的,是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但对词义分析带有明显的主观任意性的色彩……因此传统的语义特征分析法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主要特征进行简单明了的描写,从语言内部关系上来刻画语言形式的意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能将传统的语义分析方法与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则会对语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王寅,2005:194)
      
      4.认知语义学对哲学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家们不仅仅是在进行一场语言学界的革命,其影响还波及哲学。语言哲学与语言学向来渊源已久。第二次哲学转向后,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随着研究日益深入,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
      但是认知语言学家们却“醉翁之意不在酒”。当一种颠覆性的视角被引入到语言研究,它的影响的波及范围是极广的。以新的观点及认知的观点审视以往的哲学,认知语言学家Lakoff认为它们已经完全颠覆。我们需要一门崭新的哲学。于是Lakoff和哲学家Mark Johnson一起花了七年时间一起完成了《肉身哲学》(Philosophy in Flesh)。
      这本书中他们以认知语言学为研究方法,来重新阐释什么是真、意义为何、什么使其成真等哲学问题。认知语言学关于颜色范畴和原型(prototype)的阐释告诉我们,事物是通过我们的认知而存在,而有意义的。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告诉我们更多有关体验性(embodiment)。从隐喻的观点重审之前的哲学,我们会发现“哲学家们个个有自己的一套作为绝对真理隐喻的。他们只是有一些隐喻,然后把它们看做真理,然后用这些隐喻自身对这些隐喻的基础进行阐释”(Lakoff,2007,The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这一哲学革命仅仅刚刚开始,但其意义就是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大脑,它仅仅作为一个自在的思考工具,还是概念的源泉、理智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发展近30年综述[J].中文自学指导,2008,(4).
      [2]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Lakoff,George.省略piled by Yuan Gao(高远).and Thomas Fuyin Li(李福印).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4]徐烈炯.语义学.http://tieba.省略/f?kz=303253918. 2008/10/1.
      [5]Suzanne Kemmer.About cognitive linguistics-historical background[J].http://www.省略/cl.shtml.2008/10/23.
      [6]http://en.省略/wiki/Cognitive_linguistics.2008/09/20.

    推荐访问:语言学 认知 影响 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