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分析教育与生命本源性的关联_生命本源

    时间:2018-12-28 03:27: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对教育与生命本源性的关联的认识,可以从教育源于生命、教育循于生命、教育达于生命进行分析,以加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生命本源性的理解,加强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之情,使学校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通过适当而全面的教育切入点,遵循生命规律或特点,力求生命在教育中获得最大的发展与延伸。
      关键词: 生命本源性 教育源于生命 教育循于生命 教育达于生命
      
      “21世纪的哲学将把人类的生命,尤其是它在当代活生生的表现作为关注的焦点,将通过理性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生活的境况,反思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由此而切实地提升、完善人类的生活”。[1]而生命哲学中的生命本源性,由于对生命超乎寻常的关注及其独特的注释,对人类的影响十分重大,尤其对教育中生命价值的回归更具深刻的启迪。
      生命本源性主要体现在生命是世界的本源。生命以一种不可预知的永恒的冲动――永动不息的活力,创造了世界。诚然,生命哲学认为不仅人有生命冲动,动植物也有。为了便于阐述本文只强调人的生命冲动是世界的本源之一,在绵延着的时间里不断地创造着人自身和物质世界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结果。
      教育从诞生开始就与人的生命有着紧密的关联,教育的使命更是在于选取正确的切入点或起点,依据人生命规律或特点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生命的发展。
      
      一、教育源于生命
      
      教育源于生命主要体现在:以什么作为教育切入点或起点。纵观史今,教育切入点或起点无不体现当时的生命意识和生命需要,这说明教育原本就是人的生命需要,教育源于生命。理性主义教育的教育切入点是知识,目的是用知识培养人的理性能力,使人成为有理智智慧的人,以便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用知识去创造物质财富;儒家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是道德规范,目的是培养“化道成德”的人或“善人”,以便用道德规范,使社会达到安定、和谐的理想状态;非理性主义教育的切入点是自由而能动的生命力,目的是培养有生命活力的人,以摆脱理智对人的束缚,走出理智“工具”的角色,张显生命的原本;全面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是德、智、体、美、劳等,目的是使人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以便于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
      知识、品德、自由而能动的生命力、体力、审美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实都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源于某单一部分,必然导致其它部分的缺失。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说,教育的切入点或起点只有是德、智、体、美、劳等――人的完整的生命,才能使学生发展。否则无异于根除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口说发展学生,实为剥夺了学生的发展权
      利。
      
      二、教育循于生命
      
      教育循于生命主要体现在:遵循怎样的生命规律或特点,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人的生命是具有双重性的,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是物种的本能生命,这点人与动植物没有区别。类生命是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科学、智慧等个体身上的反映,这点人与动植物有着本质区别。这样一来,教育既要遵循种生命的身体发展规律或特点,又要遵循类生命的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教育要根据身体的发展规律或特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体情况不同,指导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同,但都要依据体育学和卫生学中关于身体的发展规律或特点理论进行指导。比如,根据运动系统的发育特点指导幼儿园儿童。儿童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不及成人,易弯曲变形。为防止他们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骨变形,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在五周岁以后开始教写字,使他们养成正确的作息姿势习惯;在体育锻炼中注意要求他们形成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课桌椅要有适当的高度;当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根据生长的需要,膳食中供应充足的钙、磷;还要开展卫生教育和举行定期体检,以便及时改善膳食、矫正出现的畸形作息姿势等。
      教育根据身心理的发展规律或特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人的心理成长是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要把握这些特征,使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关于这些特征的理论进行指导。例如根据心理机能发展的顺序特点: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等;[2]首先要根据特征确定发展阶段,再根据心理机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地教育;还要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咨询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的积极认识,提高与家长、同学、老师的交往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并及时诊治某些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等。
      
      三、教育达于生命
      
      教育达于生命主要体现在:生命在教育中获得最大的发展与延伸。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属于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使人成为人,[3]实现生命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的发展,也是人生命的发展。
      全面的发展,是使人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所谓“多方面”就是欲求广泛和全面,“尽可能”就是在考虑社会条件、自身实际及与他人的差异等情况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其所能地去达到多方面的程度;充分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领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不屈从于任何其他的活动和条件,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统一的发展是指统一于个体,统一于生活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德、智、体、美、劳等的发展在个体身上是统一的,并且个体要与生活的活动统一。教育只有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学生才能实现生命的发展,才能摆脱自我贫困的束缚,走向自由王国,才能在各个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所长……
      以上是对教育与生命本源性关联的粗浅分析,希望能加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与生命本源的关联的理解,加强对生命敬畏和关怀之情,避免教育中发生对学生生命的不尊重,如辱骂,身体的损害如体罚等不良现象,或者教育切入点选择单一,生命的丰富多彩被书本知识取代等。最后,借鉴生产领域的规律(尽管不能断定不符合生产程序的产品一定是低质量或不合格产品,但可以肯定,符合生产程序的产品与不符合生产程序的产品相比,前者的合格率一定远远高于后者[4])并强调一点:如果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能选择适当而全面的教育切入点,并遵循生命规律或特点进行教学,那么生命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发展与延伸一定比那些教育切入点不适当或不全面、没有遵循生命的规律或特点、后来重选切入点或重新遵循规律等学校教育,能获得更大的、更好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舒远招.21世纪:哲学是人类生命的理性表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1.
      [2]柳海民.教育原理[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4]顾志跃.转型中的教育评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2.

    推荐访问:本源 关联 生命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