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高校债务【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探析】

    时间:2018-12-26 03:21: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而在财政投入不足、高校筹措资金渠道单一的情况下,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建设教育设施,而随着还款期的到来高校面临巨大的债务风险。本文分析了高校债务产生的原因,提出债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并对债务化解途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高校 债务 风险
      
      在2007年3月的“两会”上,高校贷款问题引起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不少高校目前都已是负债累累,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 根据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元和2000亿元,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贷款。也有的学者估计高校贷款的总规模在4000亿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从2007年开始很多高校都步入还款期,但是大多数高校只能还息,还本依靠自身基本无望,因此我国高校面临的债务危机情形非常严峻。高校为何欠下如此高额债务、如何防范高校债务风险和化解债务危机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巨额债务的主要原因分析
      
      1.高校规模迅速扩张,财政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逐年增加,许多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带来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黄金时期。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为 167万人,比上年增加31.8%;2000年招生 221万人 ,比上年增加 36.5%;2001年招生 250万人,比上年增长13.1%;到2006年招生规模达到530万人,比1980、1990、2000 和2005 年分别增长17.9 倍、7.7 倍、1.4 倍和5.1%。18-22周岁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增长到2006年的22%,目前我国高校的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1]扩招使更多的人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但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却急剧减少,从统计年鉴数据来看,尽管中央部门普通高等学校和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的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总额逐年增加,但其在相应的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却分别从1995年的69.32% 和72.61% 下降到2005 年的50.05% 和43.12%,分别下降了近20 和30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普通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中央部门普通高校。学校要改善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最方便、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
      2.高校资金来源单一,缺少规划和科学验证,盲目建设。
      高校收入只有两个主要来源: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其他科研收入、校办厂、捐赠收入只占总收入的很小一部分,财政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跟不上扩招学生的比例,而学费已经限价,不能增加,因此向银行贷款成了高校发展过程中最好的选择。一些高校扩招后确实需要加大建设提高办学条件,但是也有些高校趁此机会搞形象工程,盲目攀比,建设项目不经过科学验证,甚至个别领导就能决定一个项目建设。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大学建立新校区,希望带动学校周边地区的繁荣,带动GDP的增长,很多地方动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建大学城,而80%以上的资金是靠银行贷款,这些都给高校带来了严重的债务负担。加上社会上的奢侈、攀比之风已经刮入了高校,有些高校对校舍的建设不再停留在可用的层面上,而追求更高的档次和水准,完全脱离了自身的经济状况。中国人民大学食堂的超豪华观光电梯以及山东聊城大学的豪华校门便是很好的例子。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国的部分高校在精神价值追求上的缺失和迷茫,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念难以真正地体现出来。
      3.银行未按规定对高校贷款进行严格审查。
      高等教育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有政府作为靠山,加上地方政府的鼓励,很多地方高校贷款,政府进行贴息,甚至承诺还本。因此银行认为贷款给高校基本没有风险,于是在贷款手续上没有按照商业贷款条件和手续进行严格的审查,也不设立担保或者财产抵押,基本上靠学校信用,对贷款的用途也不进行严格审查,有的高校甚至利用银行的贷款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正是因为银行这样的做法,为学校的贷款打开了方便之门,也就出现了高校从这些金融机构轻易取得过量贷款的不正常现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的巨额债务是由政府、高校、银行三方面原因形成的,因此高校解决高校的债务问题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
      
      二、高校债务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和办法对高校的贷款进行控制,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于贷款达到警戒线的高校严格控制其贷款规模。二是对高校的贷款建立严格审批制度,对高校的银行贷款都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监管,防止其盲目贷款。三是加强对高校领导的经济责任考核,如果发现高校领导滥用职权,追究其经济责任。
      其次,高校自身应采取的措施:1.在高校内部要建立健全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决策机制,对风险较大的贷款项目的决策和财务活动,要在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由高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作用,尽量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豪华建设等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2.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严格跟踪审计,实现专款专用,避免利用贷款资金提高福利或挪作他用。3.高校应根据资金需求和收入情况合理安排贷款结构,优化中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的比例,对贷款的投放时间、数量和顺序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这样既可以使资金的筹集与需要在时间和数量上相匹配,降低资本成本,保证贷款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又可以分散贷款的偿债期,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再次,银行应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监控,对高校贷款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并予以正确的评级,并建立其相应的贷款责任制,确保举债有度,还债有时,并确保按期足额偿还债务,将债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2]对高校的贷款用途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其专款专用。
      
      三、高校债务化解途径探析
      
      首先,从政府方面需要作以下工作:1.加大财政投入。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 (2000年)达到4% ”的战略发展目标。然而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徘徊,从未达到过4%的标准[1]。据统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发达国家平均为5% ,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校的债务问题主要是政府投入不足,因此要解决高校的债务问题必须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将教育公共经费占GDP的比例尽快地从目前的不足3%提高到4%,争取达到国际平均水平5%,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2.创新机制,拓宽高校筹资渠道。高校负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来源的单一。在我国,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支出、学生学费收入和银行贷款三部分,现有的资金来源结构显然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国家应积极支持多元化办学,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在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和外资投资、捐赠,使融资办学有新的突破。一是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加强鼓励捐资助学制度建设,建立完整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还应鼓励民间捐赠。民间捐赠对于学校的扩大发展、经费结构的改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学校进行捐赠,保护捐赠者的合法权利,对捐赠资金给予包括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设立负责捐赠的机构,面对各类愿意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人提供专门服务。[3]通过完善捐助法规、税收优惠政策,使捐助者在经济与名誉上得到合法回报,争取企业、个人向高校捐赠。二是可以由政府出台相关法律规范,通过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彩票的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目前,国民储蓄数额很大,投资股市、基金风险很大,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发行教育国债,一方面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国民提供投资比较安全的投资渠道;另外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全国发行的运作规范的彩票有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教育彩票在我国同样也有巨大的市场,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推行教育彩票,增加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三是出台一些政策,支持高校进行老校区置换。所谓高校的土地置换, 主要是指高校通过老校区的土地转让所得来偿还新校区建设的银行贷款。为了搞好土地置换, 高校最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从中选出给价最高的投资开发商, 以便达到置换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在这方面, 浙江大学运作得非常好, 通过成功置换, 学校得到了至少36 亿元的资金, 这对于缓解学校的财务危机是非常有利的。四是允许高校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主要的方式有BOT模式。BOT是英文建设―运营―移交的缩写,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通俗讲就是由投资商投资建设完成后,按照约定经营收回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后,交给被投资方。BOT模式融资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公共产品生产的融资方式,对于生产准公共产品的高校仍然适用,例如高校学生宿舍和食堂的建设采用BOT模式,既能满足学校的需要,又不需要负债,实现学校和投资商共赢,减少学校的财务风险。
      其次,高校作为债务人,一要本着勤俭办学的态度,压缩公用经费的支出,特别是行政办公经费的支出,切实履行党的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节约日常办公经费的规章制度,全校职工共同努力早日偿还银行贷款。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通过自身的科研力量,将校办产业由初期的生产服务型向科技型企业转化,成为科研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基地和学校创收的主要渠道。高校与校外企业联合,利用专利成果转让、技术咨询、共同发展研究等方式,成立高校与企业联合的开发中心,不仅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研究功能,扩大了学校与社会的接触面,而且也增加了可观的收入[4]。三要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捐赠。在美国很多高校接受的捐赠及捐赠基金会投资收入达到学校预算的20%―40%,而我国目前才刚刚起步,因此提高校的美誉吸引社会捐赠不失为拓宽资金来源的好办法。[5]
      
      参考文献:
      [1]梁金霞.高校银行贷款扩张原因及影响[J].中国统计,2007,(8):48-49.
      [2]林优贞.试论高校负债与财务风险防范[J].管理咨询,2006,(1):55-56.
      [3]吕炜等.高等教育财政: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选择[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83-197.
      [4]王冲,王晓明.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负债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05,(2).
      [5]黄夏青.我国公立高校债务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10-14.

    推荐访问:探析 债务 高校 我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