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给人以美的感受

    时间:2018-12-25 03:38: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美”的世界。名山大川的雄伟瑰丽是美,仁人志士的坚韧高尚也是美。人们在进行物质财富的创造之外,还通过各种精神教育活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中学语文课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集中体现自然景物美,社会人情美,高尚情操美,坚强意志美和文学艺术创作美等多种美的形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课文,不仅能给人以精神享受,还给学生开辟了认识世界的窗口。文学作品是一个储玉藏珠的美的“富矿”。通过阅读和鉴赏这些课文,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真善美,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审美创造力,潜移默化地构建健全美好的人格,成为充分成型和完美发展的人。
      那么,如何教育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如何才能使学生享受到文学作品之美,剖琢出“荆山之玉”,展现出“灵蛇之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生涯,笔者有一点拙见,仅供探讨。
      
      一、用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等等。篇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情感美。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的文学都注重情感因素。然而,要使学生从中接受到更多更深的情感教育,关键还在于教育的情感和诱发能力。“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老师导入作品的阅读必动情,扣住学生情趣,使之悄然动容,神思飞越,以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所谓美读,叶圣陶先生认为,朗读时要像戏剧演员含台词那样亲切,感情充沛,抑扬顿挫,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或豪情慷慨,或深沉凄哀,或清新以快,激越处“气吞万里如虎”,哀婉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如在《海燕》的教学中,老师通过饱满的情绪、高亢的语音、急迫的节奏、奔放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激发出一种革命的豪情,一种赞美崇敬的热情。讲《雷电颂》你就是屈原。“三分文章七分读”,用美读的方法诵读课文,以富有感情的有声语言去与作者情感相撞击,使学生体验情感美,从而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
      
      二、立足于“美”的载体中,体味文学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标志。“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作者可以通过语言创造出意境美。因此,对语言的领悟是一个关键。“美在于词章雕饰”。自古到今,中国文学都特别讲究炼字造句。“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字千金。《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寒酸、炫耀等心理状态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举不胜举。
      除字词外,体味语言美还应该关注作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的精彩语段。如朱自清的《春》,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特点。《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先声夺人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活现了“凤辣子”的泼辣美。对王熙凤肖像的描写,对宝二哥的描写,对林妹妹的描写,都细看眉目处,风情千万,这正是文学作品的细节美。
      
      三、从分析作品的文脉中体味结构美
      
      文学作品中的结构美,包括外部形式(即言语,形象的外观)和内部形式(即结构、构图)显示的美。文学作品中自然形象的审美教育,首先是形式美的教育,并通过形式,深入到该形象的思想内涵、感情色彩、衬托作用、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情境和意境,深刻地领悟到它的内蕴美。
      在审美教育中,对文章的脉络结构的审视不容忽视。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其真;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要把握文章的思路和意境,只有立足于作品,揣摩其思路文脉,进入作品所描绘的特定的生活中才能真正“面山则情满于山,面海则情满于海”,达到“悟其神”的胜境,才能体味作品的美。当然,对文学作品结构美的体会应引导学生从总体,从全局去体会,感知。承转圆合,呼应对称,疏密有致,或精巧,或工整,或曲折生动,或含蓄深沉,都具有非凡的个性魅力,耐人寻味,引人沉思……
      
      四、通过联想和想象品评韵味美
      
      所谓韵味,就是余味。小说的诗情画意,是一种韵味;中国的诗词意境,还是一种韵味。作品要具有韵味美,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历来文章都力求“言内意外”,“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言尽而意无穷”,再加上文学作品总是以局部反映整体,以特殊显示一般,因而留下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可以激发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愈优秀的文学作品愈能“召唤”再创造,而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和解释,可以使学生在作品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 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按照草原游牧者的视角,对敕勒川作了生动描绘:巍峨的阴山,广袤的草原,寥廓的天空,苍茫的草地。在此背景下,风吹牧草,成群的牛羊隐现其间。画面静中有动,粗犷明晰,立体感强。这首民歌气势磅礴,风格像田野一样朴实,气韵如行云流水一样流畅。教学时,应该让学生通过语言、结构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它的雄浑美、朴实美、气韵美、静态美和动态美,进而领悟到敕勒族人民的性格美、胸怀美和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美。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加深了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认识,从而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的艺术鉴赏格局。
      
      五、大胆质疑,激发兴趣,多角度体验美
      
      学贵有疑。文学作品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学生的认识,审美空间可以非常广阔,所学的结果也可能因人而异,见仁见智,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意识,发表不同的见解,大胆质疑,争议讨论,解除疑虑。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阅读文学作品还应致力于加强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文学素养的熏陶,使他们对魅力无穷的文学作品心驰神往,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体验诸如意境美,思想美,艺术美,形象美等多方面的美。
      总之,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人诵读感知美,鉴赏分析理解美,启迪想象体会美的过程,是对人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思考、审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引进文学艺术的殿堂,让她们拓展美,表达美,使他们心灵美之花结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美之果。

    推荐访问:文学作品 感受 阅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