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思考 高中政治总结框架图

    时间:2018-12-25 03:36: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文理分科后,要提高理科班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以疑激趣,以创设学习情境,以景生趣,以情动人,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 以疑激趣 教师素质 教学实效
      
      目前,我国高考制度未根本变革,高中教育仍受到升学率的制约,各学校竞争激烈,许多学校一到高二就开始文理科分班,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普遍得不到重视。学生对各科的学习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不愿意在非高考科目花费多少时间,甚至有部分学生抱者拿学分混个及格就行的态度。近几年来,许多教师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新的教学方式尚在摸索之中,原有的应试教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非高考学科的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从宏观看,新课程改革需要高考制度、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机制进行相应改革。教师们无法改变机制,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无所作为。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各地普遍实行“3+文/理综”考试方案,甚至有的省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减少了高考科目,客观上有利于减轻师生们的教学负担,为教师们实践新课程提供了机会。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愿学乐学,关键在于教师。在此我结合理科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以疑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兴趣在学生求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学生求知欲望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这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在众多教学法中,疑问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问题必须能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切中学生的认识冲突和情感价值冲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问题”结合起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思疑、解疑。例如,在学习《政府决策》这一框题时,我结合东莞市政府“禁摩”的决策设计了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政府决策的背景,决策过程是否体现了“民主化”、“科学化”?决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决策实施的实际效果等问题。由于这个情境设置与每个东莞人息息相关,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上争辩激烈。由于课时限制,一节课完成不了原定的教学任务,我安排学生课后查阅资料,组成正反方进行了专门的辩论会。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更在辩论过程中提高了公民意识。
      从教学实践看,“疑问”主要由教师提出,提问要讲究质量,要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教学中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甚至流于形式,“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这些“口头禅”式的问题,或能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学生都不会有兴趣。问题难度大,学生解答不了,怕出错的心理让学生退而舍之,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冷清收场。提问的量也要适度,一堂课不能变成提问课,提问太多,学生疲于应付,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中的探究问题和教师的设疑,更多的是体现编者和教师的理解和思考,为了生成某种观点。尽管教师会研究学生的需要,但未必能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清楚。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没有学生提问的课并不是一节好课,课后有疑进而思,思而有所得,知识才能深化拓展。如何让学生多提问,还要在教学中多总结经验。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学互动,合作学习,情境体验和教学生活化。一节课要使学生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必须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南京大学教育专家郑毓信教授认为,好的情境设置应该不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它不仅要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该在课程的进益步开展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德育实效。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人文与社会学科,高二政治教学内容包括《文化与生活》和《哲学与生活》两个模块,教材中有典型的故事、精美的图片、名人名言、诗词、漫画等情境素材。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还可以整合音乐、舞蹈、影视资料、图片等课程资源。利用好这些素材和教学资源,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实效。在学习《文化与生活》过程中,我为学生们展示了国画、书法、建筑等经典图片,还播放了中国申请举办奥运会的一段宣传视频,精美的画面、优美动人的音乐、摄人心魄的动感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学生们为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吸引,也为祖国的强盛而自豪。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一则故事,一条民间俗语,一首诗词,名人名言等,学生们都可以从中感悟到深刻的哲学道理。对于理科学生来说,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结合,抽象的哲理也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学习《物质与运动》这一内容时,可以联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物质运动速度与时间的;讲“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批驳芝诺“飞矢不动”观点,让学生理解相对主义的谬误。学习名人名言,仿佛是与不同的哲学家在对话,充满哲学思辩魅力的语言,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总之,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思想情感的交流,使思想政治课不再是抽象与乏味的语言组合,不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重视情感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新课标强调教育的主旨是要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的灵魂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得到启发,情感得到升华。目前的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教书只重视知识传授,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政治课成为乏味的道德说教。要克服这一弊端,关键在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抛弃功利主义思想,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学识和情感和更高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无私而平等的关爱等等,而这一切都体现在“爱”上,“爱”中有关切、期望、信任、理解和尊重。这“爱”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景设置,也体现在与学生日常的接触交往中。情景设置中要以情生情,以情激情。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一段《千手观音》的视频,残疾人精彩的表演,美仑美奂的画面,动人的音乐,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灵极大的震撼。看完视频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及时点拨学生,使学生在知识与情感的统一中升华了情感。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音乐公开课,有较高音乐素养的教师把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们带进了艺术殿堂,让人陶醉其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要以情动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正如一个对真善美没有深刻体验的老师,很难把真善美讲清讲透,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弦。一节课要生动有趣,更要有情,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存在,让学生的情感在体验和交流中升华。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学识和更高的教学水平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教学改革必然是个艰难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探索,敢于尝试,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激发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无限活力。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
      [4]张有林.创设情境经历探究促进发展.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6 总第384期.

    推荐访问:实效 课教学 思考 提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