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100字【“相”的一种用法及其演变描写】

    时间:2018-12-24 03:32: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对汉语中“相+V”结构中“相”的一种用法,从有争议的作指代性副词还是作代词谈起,认定其为置于谓语之前的宾语,作指示代词。并结合这种用法的一些实际用例,说明“相”在“相+V”(+宾语“O”)式词组中,其词性已演变为助词;在“相+V”式的词中则演变为词缀,对这些相关用法的发展演变进行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相 指示代词 助词 词缀 演变
      
      古代汉语中的“相”字,历来学界认为“相”字有去声和阴平两个读音,读去声时用作动词和名词,属实词;读阴平时,属虚词,用作副词,有的学者则认为用作代词。本文认为“相”与动词“V”连用时有一种用法可界定其为代词,并且,这种“相+V”结构的“相”的词性后来也发生了演变。现作如下描写和分析:
      
      一、“相”用作指示代词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把用作虚词的“相”归入代词,解作“互指代字”,打开了“相”字研究的新局面。但刘复先生认为这种用法的“相”应归入副词(《中国文法讲话》)。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虚词》一书中指出“相”可用作虚词,其解释项之(二)有:“‘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指代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也可以代第三方,随上下文意自可明白,不致误解。”吕叔湘先生在《相字偏指释例》一文中认为,“相”字除了有互指用法之外,尚有偏指用法,可代第一二三人称。他说:“交互之观念,初无非以代词表示不可之必要,以副词表示之或更为自然。……然偏指之‘相’其词性有无变易,似犹可商榷。苟以此相字列于副词,则应定为代词性副词。若不拘动词前后之形式限制,则亦得径视为一种代词也。”吕先生已发现了“相”字的偏指用法具有代词的性质,却没有真正把它列于代词之林。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在先秦时代,‘相’的基本意义是‘交互’。就词汇意义说,它是指施事者同时成为同一行为的受事者;就语法作用说,它修饰的必须是外动词,而且不能带宾语。但是,无论从词汇意义说,或者是从语法作用说,都容许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时候,‘相’只表单方面的行为,‘相’字所修饰的动词仅指单方面行为的时候,它本身已失去了‘交互’的意义,……它在意义上就近似倒装的‘我’,倒装的‘尔’等。”也把它称作指代性的副词,用作偏指。周法高先生的《中国古代汉语语法•称代编》则认为“相”可用作代词。本文认为,《马氏文通》指出“相”字是代词,以明施者受者非一,而且互为宾主,“相”字是代词。结合王力和杨伯峻两位先生的主张,从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上看,既然“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指代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也可以代第三方,它在意义上近似倒装的“我”和倒装的“尔”,则可认为“相”字用为代词。
      “相”用作代词,可指代第一二三人称,是泛指,用于及物动词之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行动,构成“相 +V”的结构。但有论者认为,这种结构中的“相”用在动词前,是修饰动词作状语的副词,没有兼起代词作用或兼起指代作用的意义[2]。本文认为在这种结构中,动词“V”对“相 ”在意义上有支配关系,“相 ”是代词作宾语,从语序上讲是宾语前置,语译时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将其移至谓语动词之后,替换上适当的受事者。从汉语史来看,谓语动词宾语和介宾结构的前置的现象古已有之(尤其是代词作宾语而前置)。
      在上古汉语中,“相”用作代词并置于动词谓语之前的用例并不少见。如:
      (1)杂然相许。(列子•汤问)――答应他们
      (2)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率领人民
      (3)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
      (4)苟富贵,毋相忘。(史记)――忘记你们
      在中古汉语中,“相”用作代词,除《世说新语》和《孔雀东南飞》外,其他文献也有用例。如:
      (5)彼此言意结,文又不解,是孔子相示未敕悉也。(论衡•问孔)――指点给人们
      (6)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姑且为他说这些
      (7)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黔之驴)――了解它
      在近代汉语中,“相”用作代词也不乏用例。例如:
      (8)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邪?(三国演义)――阻闹我
      (9)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面对着他
      (10)朕屡遣使议和,竟无一言相报,何也?(清史•本纪二)――答复我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相 +V”结构依然可见。例如:
      (11)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来访,我更应热情相待──招待他(或他们)
      (12)年轻人都很尊敬他,总是以老师相称──称呼他
      (13)幸亏老李好言相劝,小张和小王才没打起(架)来──劝阻他们
      可见,“相 ”字用作代词,只能放在及物动词“V”(或介词)的前面,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做动词(或介词)的前置宾语,不能充当句子的其他成分。而且,在动词之前用了“相 ”字以后,“相 +V”这个结构就成了一种相对封闭性结构,因代词“相 ”作宾语,动词V对“相 ”在意义上动就有了支配关系,动词V之后一般就不再允许带宾语。“相 +V”这种排斥动词后面带宾语的封闭性,足以证明“相 ”字本身已经占据了宾语的语法位置。这种规律的严密性,使得我们无法怀疑“相 ”字作为代词充当宾语的资格。如果把这种结构中的“相 ”字界定为副词,那么它用在动词之前应该作状语,但状语并不会影响及物动词作谓语时能否带宾语。所以,“相 +V”结构中的“相 ”应界定为指示代词。
      
      二、“相”用作助词
      
      当动词谓语需要双宾语时,“相 +V”之后则可以另带(直接)宾语“O”,“相 ”则用作间接宾语,构成“相 +V+O”的结构。例如:
      (14)(伍子胥)半江而仰谓渔者曰:“子之姓为谁?还得报子之厚德。”渔者曰:“纵荆邦之贼者,我也;报荆邦之仇者,子也。两俱不仁,何相问姓名为?”(《越绝书•荆平王》)――问我姓名
      (15)范子陵及承子歌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三国志•魏书•张范传》)――还我儿子
      (16)慈答曰:“初受郡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毁坏公文
      这种结构可看作间接宾语前置的特殊双宾语结构。“相 +V+O”这种结构本来只适用于双宾语句和领属性定语提前的句子,因为其中的宾语部分可以拆分为两部分,由“相 ”指代其中的一部分,如上例(14)、(15)。但这种结构有泛化现象,即使是非双宾语句和领属性定语前置的句子也采用了“相 +V+O”结构,如上例(16),于是该结构中的宾语不需“相 ”字来指代,因而“相 ”字失去了指代作用,“相 ”字也就虚化了。我们将虚化了的“相 ”称为“相 ”。于是,则出现“相 +V+O”的结构。例如:
      (17)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左传•昭公元年)
      (18)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史记•平淮书)
      (19)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0)实不相瞒老丈,小人从山东下来。(《水浒》第65回)
      “相 +V+O”这样的结构在现代汉语则使用极少,但偶尔仍有用例。例如:
      (21)放牛不长眼睛,这么相欺人呀!(克非《春潮急》)
      (22)再要相欺我们老四,可不得行!(《红岩》杂志1979年第2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耶律齐出言相劝岳父和岳母。(金庸《神雕侠女》)
      (24)难道便是暗中相助襄儿的那人么?(金庸《神雕侠女》)
      在上述例(140)―(24)这种“相 +V+O”结构中,由于宾语“O”已经出现,因此“相 ”就不再起指代宾语的作用,动词V原来与“相 ”在意义上的支配关系也随之解体,而与后面的宾语“O”重新组合为一个新动宾结构。这样,“相 ”虽然在表面形式上仍处于谓语动词之前,位置未发生变化,但它实际上与谓语动词不再处于同一语义结构中,因而也就不再与谓语动词发生语义上的联系。由此可见,“相 +V+O”结构与“相 +V”比较,不仅仅是前者的谓语之后出现了宾语,而且是结构本身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即动词V原来与“相 ”在意义上的支配关系已解体。“相 ”已没有实在的具体的词汇意义,主要作用只是调整音节。它是一个短语(或词组),“相 ”和“V”各是一个词,它们早期连用时只是一个词组。因此,可将“相 ”界定为助词。有论者称之为音节助词[3]。该论者除了论述泛化的“相 +V+O”结构中“相 ”失去指代作用外,还从汉语词汇复音化和音律节奏追求和谐的角度,指出古代散文也注重节奏均匀与和谐,以二字为一个节拍。由于节奏的要求和影响,促使了双音词的产生,因为双音词正好是两个音节合为一个节拍。在“相 +V+O”结构中,“相 ”虽然与动词不发生语义上的联系,但单音节动词V在节奏上不能满足汉语音律均匀和谐的需要,因此,人们使用时保留了“相 ”的语音外壳,让其与动词V形成一个“相 +V”的双音节结构,就弥补了单音节的不足,使其谓语的语音形式双音化。但这种“相 +V”的结构开始只是一个词组,即“相 ”与动词v在这里尚未凝固成了一个双音节复合词。在《辞源》(修订本)中,这种“相 +V”式的古词只收了“相烦”一词。可见古代汉语中这种结构绝大多数是用作词组。既然“相 ”已与其后的动词无任何意义上的关联,虚化后仅仅是为了凑足音节,但又仍然与动词“V”同时配合使用,“相 ”的这种用法类似偏义复词中不代表该词词义的语素所起的音节陪衬作用。也就是说,“相 ”与其后的动词V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语音的,而非意义的关联。所以,可以把“相 ”界定为音节助词。
      三、“相”用作词缀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汉语词汇双音化是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向。在“相 +V+O”这种结构中,“相 ”已由代词虚化成音节助词。从前文(二)可知,原来用作音节助词的“相 ”字与它后面的动词“V”构成的是双音节的词组,当“相 +V+O”中的“相 +V”由原来的双音节的词组(或短语)凝固成词时,“相 ”就不再是充当音节助词,而是一个构词语素。但这类“相+V”式的双音节词的意义有的却只由“V”所代表的这一个语素来充当词根(现代汉语中有的“相+V”式的词中的“相”则是副词“互相”的虚化),表示词义,而与“相”这一语素的意义没有关联。这时的“相”,我们称其为“相 ”。在这种结构中的“相 ”已经不能称为音节助词,而是一个词中具有词缀性质的语素而已。助词和词缀应是有区别的,音节助词当指那种在构词上和一定的语境中离合的、松散的、仅起调整音节作用的语词;词缀则是附加在词根前面或后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或改变词根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的语素。所以,当“相 +V”凝固成词时,“相 ”就发展成为一个构词的词缀。《现代汉语词典》(2005)现收有“相信、相劝、相瞒、相烦、相看、相扰”等词就具有这种特点。其例析(未按其顺序)如下:
      (25)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我相信他们的试验一定会成功。
      (26)相劝――劝告、劝解:好言相劝。
      (27)相瞒――隐瞒:实不相瞒。
      (28)相烦――客套话,烦劳:有事相烦。
      (29)相看――①看;注视。②看待:另眼看待。③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30)相扰――客套话,打扰:无事不敢相扰。
      根据上面所列几组词的例析,各个词的词义只由“信”、“劝”、“瞒”、“烦”、“看”、“扰”等这些语素表示,它们分别是该词的词根。“相 ”虽然作为该词的构词的语素之一,但已失去了在该词中的表义作用,因为这时的“相 +V”结构已经凝固成一个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当这类动词后面带上宾语时,其中的“相 ”已不再是助词,它应该是词缀。陈光磊先生说:“词缀也是构词成分,但它没有意义,是附着在词根上才能起作用,或用于构词,或用于构形,可以称为虚素。”[4]在上例(25)―(30)等这些词中,“相”应是“虚素”。“相 +V”结构形成一个双音节的音步,在组合上是很紧密的,“相 ”字于义为缀,于音则所以足词。而且“相 ”的位置又是固定不变的,总是置于该词的词根之前,具备定位不成词语素的特点。所以,“相 ”应看作是个词缀,是构成“相 +V”式这类双音节动词的前缀。“相 ”符合构形词缀具有“附着于词根之上,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只改变词的语法意义”[5]这一特点。所以,具体而言,“相 ”用作动词的构形词缀。黄伯荣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指出词缀包含有“子、儿、头、性、者”等构成名词的词缀(如“子、儿、头、性、者”)和构成动词的词缀(如“化”)。该书还列举了“在于、勇于、敢于”等几组动词,指出其中的“于”也属构成动词的词缀。[6]“于”是由介词“于”演变虚化而成的构成动词的一个新出现的后缀。此外还有动词“绿化”、“美化”中的“化”也属于词缀。其实,除了名词词缀和动词词缀外,还有副词词缀。如副词“益发”、“越发”、“一发”中的“发”就是由原来的动词义虚化发展为副词词缀的。可见,随着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演变,汉语词缀的数量也在不断变化,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所以,对上述所引现代汉语“相 +V”式动词中的“相 ”字,也应界定为构成动词的一个新词缀。具体而言,它是一个前缀(或称为“词头”)。
      上述内容是对汉语“相+V”结构中“相”的一种用法及其相关演变所作的粗浅描写和分析,行文中浅陋、瑕疵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黎传绪.相字的解析[J].南昌: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2):22.
      [2]卫继文.“相”“见”的意义和用法辨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7:63.
      [3]李润.略论音节助词相[J].成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4):117.
      [4]陈光磊.汉语词法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22.
      [5]马文熙,张归璧.古代汉语知识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4:461.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1.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演变 用法 描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