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 [尊重学生的心 放开学生的手]

    时间:2018-12-23 19:53: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应从学生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的特点出发,调动学生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因素使之更加主动活泼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写、愿写,由被动变为主动。
      关键词:作文 激发 激励 主体性
      
      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作文教学不仅要有知识、方法、示例的分析指导,更应从学生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的特点出发,调动学生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因素使之更加主动活泼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重视基础
      
      即以建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信任与尊重、理解与支持、启发与激励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滞后。我们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勇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赢得了同学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二、激发情感
      
      常言道:“言为心声”,“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的激情感慨之作。从目前情况看,学生写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感到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一是生活内容较单一。现在学生的生活大多局限于家庭、学校之间。学习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二是缺少真切的感动。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为他们构筑的爱巢中,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很少有生活的忧愁烦恼,更少艰苦挫折的磨练,周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很平常的,因此他们也很难真切感受他人的心境和苦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从而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感动,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
      (一)抓热门话题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成长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特殊的兴趣。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场球赛、一件事情等都可以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如果老师稍加留意并加以适当的引导,这些都可以成为触发学生灵感、激发学生兴趣的好素材。
      (二)创设情境即教师运用语言、教具等为学生创设与作文内容相联系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情感体验的方法。其中音乐、歌曲的运用就往往可以收到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例如:在《牵手》深沉悠长的旋律中让学生感悟相伴同行、相濡以沫的人生境界。有一个教师用反映下岗职工生活的歌曲《从头再来》作为一堂课的引子,困境中,亲人之间至诚的鼓励和支持打动着学生,歌曲激昂高亢的旋律感染学生……在音乐、歌曲构成的特殊的氛围里,每个人的情绪受到了感染,感情得到净化和升华。
      真情无价,真挚的感情是打开心灵之窗的一把金钥匙,让我们用它去开启每个学生的心,你会惊奇地发现,那里贮藏着无比丰富的情感,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奇珍异宝。
      
      三、激励热情
      
      激励是来自外界的令人兴奋的刺激,是对人的动机的一种激发,是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即在语文读写训练过程中通过多种优化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量,促使学生发挥潜力,主动发展。这种动机越强,行动就越长久。因此我们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展现希望――表扬鼓励――体验成功。这正符合了青少年“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等心理特点。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吝啬激励,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文评改是指导作文的很重要的环节。不要一棍子打死学生作文的不足,如果老师总是给学生习作挑刺儿,学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一看,呀!怎么全是问题。试想,学生还愿意写吗?干脆随便抄一篇应付就可以啦。所以老师要睁开自己的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某个词语用得生动,批个“好”字;某个句子用得有趣,批个“妙”字。
      
      四、“牵手”更要“放手”
      
      “牵住”学生的手,更要“放开”学生的手。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对作文的“硬指标”规范、强化,如文体、“关系式”作文中的二者兼顾等,但在学生写作中要“牵手”,更要“放手”。
      不要定太多规矩,要少要求、多鼓励。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水平、同一个思想、同一种经历、同一等智力,因此指导时要因材施教,特别是要遵循少要求、多鼓励的原则。魏书生先生认为:“中小学生作文规范不宜讲得太多,讲多了束缚学生手脚,反倒不会写文章了。”他在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低起点,少要求,多鼓励,让学生放开胆子。他曾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童年趣事》,要求只有一条:格式正确。让学生怎么高兴怎么写,怎么有趣怎么写,格式正确就给100分,结果怎么样呢?平日里写作水平高的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水平低的也被提起了兴趣。我想这一点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情表达,而不要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僵死在条条框框中。
      综上所述,组织作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在思想、情感各个方面与学生不断交流、不断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兴趣的各种积极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作文课堂真正成为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活跃学生思维、深受学生喜爱,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发展的写作乐园。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推荐访问:尊重学生 放开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